历时四年,踏遍黔山秀水、广为采集收录,一部全面、系统地呈现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艺美术各个门类的《简明贵州工艺美术辞典》悄然问世。这部由本土学者、工艺美术研究专家杨晓辉首次以辞典形式编纂的专业工具书,不仅填补了过往贵州工艺文化学术研究的缺失和空白,更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深入认识和了解贵州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精湛手工技艺的宝库。
根脉情怀
谈及编纂初衷,杨晓辉目光中流露出对贵州工艺美术的热爱之情,对那些优秀的民间艺术被认识、被欣赏、被应用的期望溢于言表。杨晓辉说道:“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地方文化独特。那些散落在山野乡间的服饰、银饰、蜡染、刺绣、编织、陶艺等手工艺术,是各族人民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为生存、发展创造的实用与审美结合的成果。这些充满民众的智慧和创造力的造物,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指出,“历史上贵州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客观上保持了大量古老技艺的原生形态,对这些先民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进行认真的记录、整理与研究,是我们的工作和责任所在”。
贵州传统工艺美术品类丰富、分布广泛,地域和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辞典所选传统技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展现贵州独特风格,备受关注。长期以来,工艺美术相关著述众多,但缺乏对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产业及产品的系统规范记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原生工艺美术面临散佚、变异风险,因此,客观准确记录描述贵州传统和现代工艺美术现状,进行相对完整记叙,成为作者编纂《简明贵州工艺美术辞典》的动因之一。
2021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简明贵州工艺美术辞典》获准立项并启动了辞典的编纂工作,这是贵州首次以辞典的方式,对工艺美术进行全面的介绍。与传统辞书有所不同,在辞典的开头增加了概述,以使读者对贵州工艺美术的整体发展和主要特征有一个总的认识,另有与工艺美术密切相关的名词、术语、行业组织、机构、场馆等辞条,书中近500幅彩图,更增加了辞典的可读性;在附录中辑有贵州工艺美术主要种类产地和分布区域列表,以及从1913至2020百余年间的贵州工艺美术大事记。这些内容是迄今为止在贵州工艺美术研究领域所缺失的,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和厘清贵州工艺美术的发展脉络,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石。
四载淬炼
南京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