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雄激素源性脱发:
雄激素源性脱发 (AGA) 是指青壮年后发生的渐进性脱发,男女均可发病,男性高于女性,汉族男性患病率达30.2%。病因主要与遗传因素、雄激素水平有关,此外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局部炎症、微循环障碍及毛囊周围纤维化等因素会加重脱发。雄激素源性脱发的发病机理不明,但已证实与雄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头顶毛囊细胞中5α-还原酶将睾酮转化成双氢睾酮,双氢睾酮活性是睾酮的5倍,并与睾酮竞争同一受体,在毛囊结合雄激素受体后,触发了细胞进程,缩短了毛发循环周期,使头发过早地进入了休止期,并逐渐使终毛转化为毳毛,毛囊雏形化,进而使头顶的毛发覆盖减少,发际线后移。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中医称雄激素源性脱发为蛀发癣,首见于嗣后清《外科证治全书》,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或情志抑郁化火,耗伤阴血,血热生风,风热上窜巅顶,毛发失养而脱落;或血行不畅,瘀血阻络,清窍失养,发脱不生;或素体虚弱或久病之后,致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精不化血,血不养发,毛根空虚而发落。
当归苦参丸具有活血化瘀、清热除湿功效,用于血燥湿热引起的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糟鼻赤等症,其中的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当归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炎及免疫调节等作用;苦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等功效,其含有的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有免疫抑制调节、抗炎和抗雄性激素作用,苦参中的SFG和Kurarinone抗雄性激素作用最强,因此当归苦参丸能针对雄激素源性脱发发病的各个环节,对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主症和伴随症状均有效。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2、寻常型痤疮:
痤疮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研究认为可能与雄激素水平过高、毛囊皮脂腺导管角质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感染、生活习惯以及精神等多因素有关。因其发病年龄集中于青少年,多发于面部,影响美观,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目前局部外用药物是治疗轻、中度痤疮的常用方案,梭链孢酸类抗生素夫西地酸能通过抑制核糖体易位干扰延长因子G,阻碍细菌蛋白的合成,避免与其他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其消炎抗菌作用能有效减少感染所致丘疹和脓包。
我国古代典籍《素问》中有关于痤疮的描述:“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其中风字并非单指风邪,包括中医理论中的风、寒、湿邪,“湿”又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病因,治疗当清热除湿,防止湿热胶结。当归苦参丸组方单用当归和苦参,当归气温味甘,能缓解血瘀寒凝造成的“寒薄为皶”,起到活血通滞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当归中含有大量挥发油、有机酸、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抗炎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苦参大苦大寒为清热燥湿常用药,兼能杀虫,对很多病原微生物造成的皮肤病都有疗效。苦参中所含苦参碱、羟基苦参碱等生物碱类和苦参黄酮等黄酮类成分还可减少皮脂分泌,收敛毛孔,恢复皮下毛细血管活力,促进受损细胞生长和修复,起到护肤的作用。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3、脂溢性皮炎:
现代医学认为,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一般认为,其发病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病因机理主要包括马拉色菌及其他微生物的作用、免疫因素、皮脂溢出、神经递质的异常、微量元素, 如Zn的缺乏、物理因素、药物等;另外,还与先天的脂溢性素质有关,但遗传方式不明;此外,精神紧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环境因素、先天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都可诱发或加重本病。西医治疗方面一般采用皮质类固醇类或抗真菌类局部用药,少量的皮质类固醇外用是有效的,但很多患者会在几天内复发;抗真菌剂亦有效,它可减少一定的孢子数量,使复发时间延长,但作用较为单一。
脂溢性皮炎属中医“白屑风”、“面游风”范畴。古代医家多认为本病为肺热熏蒸、风热血燥所致。《外科正宗·白屑风》载:“由肌热当风,风邪侵入毛孔,郁久燥血,肌肤失养,化成燥证也”。现代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因素体湿热内蕴,感受风邪所致。风热之邪外袭,郁久耗伤阴血,阴伤血燥,或平素血燥之体,复感风热之邪,血虚生风,风热燥邪蕴阻肌肤,肌肤失于濡养而致;或由于恣食肥甘油腻、辛辣之品,以致脾胃运化失常,化湿生热,湿热蕴阻肌肤而成。当归苦参丸由当归、苦参两味药组成,组成虽简单,却具有养血凉血、清热祛湿的功能,可用于血燥湿热引起的诸症。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当归除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外,因其含有大量挥发油、维生素、有机酸等多种有机成分及微量元素,故为数千年来的美容佳品。苦参能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且能促进受损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肌肤重现紧致细滑,可起到美容护肤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南京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