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期,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河南省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面加强风险排查、应急处置、监测预警和物资储备工作,全力织密防汛安全网,打好防汛主动仗。
强化汛期风险排查管控,筑牢安全堤坝。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防胜于救”理念,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开展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该区组织党员干部对辖区河道、堤防、低洼易涝区等关键部位进行“全覆盖”巡查,建立隐患清单,实行“一患一策”动态销号管理。加强在建工程防汛管理,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度汛方案,对深基坑、临时工棚等高风险点位落实加固措施。针对老旧小区、地下空间、农村危房等薄弱环节,开展“敲门行动”演练,模拟转移安置群众200余人次,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强化应急处置和监测预警,提升响应效能。为应对突发汛情,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响应体系。完善“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指令畅通、反应迅速。强化科技支撑,整合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数据,搭建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实时监测雨情、水情、灾情,提升指挥调度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活动,模拟城市内涝、农田排涝等场景,提升队伍实战能力。
强化防汛物资储备,夯实保障基础。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按照“分级储备、动态管理”原则,全面加强物资保障。投入防汛物资专项资金,补充冲锋舟、抽水泵、沙袋、救生衣等应急物资1000余件,在重点区域前置储备点8个,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与社会企业签订协议,建立抢险机械、砂石料等物资代储机制,形成“政府储备+社会协同”的多元保障体系。
下一步,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防汛指挥部将始终绷紧防汛安全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工作,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赵梦衍)
发布于:北京市南京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