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在首都塔什干为一座意义非凡的新地标——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奠基。
该项目不仅代表着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更是中亚文化对外输出和软实力建设的关键节点。
图片来源:总统新闻处
本文是中亚产业研究“乌兹别克斯坦生意经”系列第359篇,深度介绍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及周边国家(阿富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蒙古、巴基斯坦)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国家工程落地的象征意义
2025年8月27日,米尔济约耶夫总统亲临塔什干市中心国家公园附近,为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建设工程奠基,并在地基中放置象征性胶囊。
展开剩余73%总统在仪式上表示,该馆将成为“科学、教育和文化中心”,不仅服务于乌兹别克民众,也面向全球讲述中亚文化的故事。
这座国家级博物馆的设计来自享誉全球的日本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与德国布鲁克纳工作室,建筑风格融合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象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工程总承包由中国中建国际建设公司(CSCEC)负责建设,展现出乌方在国际项目中的多边合作倾向。
文博升级与文化资产释放
目前,塔什干拥有30家博物馆,总藏品超过100万件,其中国家艺术博物馆独占10万件,但长期因展览空间局限,仅有2,400件对外展出。
超过97,000件文物常年处于封存状态,文化资产利用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文博行业发展的瓶颈。
新馆建筑面积达40,000平方米,具备常设展厅、修复实验室、文物存储库与图书馆,可同时展示高达10,000件展品,文物“沉睡资产”有望被唤醒。
4,000平方米的会议区还将承接国际论坛与文旅活动,使其具备产业联动功能,朝着“文化+旅游+教育”复合型枢纽发展。
中日德三方参与凸显国际化格局
该项目是乌兹别克近年来为数不多的跨国大型文化基础设施之一,三方企业的参与反映了其国际化运营的基本盘。
建筑设计方:
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以极简与自然融合著称,此次主导设计强调光与几何形态的交织,赋予建筑精神性与未来感。
Atelier Brückner(德国)则专注于展陈策划与体验设计,曾为宝马博物馆和上海世博会提供创意支持。
施工方:
中国中建国际建设公司是中国建筑旗下海外业务主力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耕多年,具备大型文化、医疗、交通工程的建设经验。
三方合作不仅将带来设计美学和工程质量的提升,更助力乌兹别克打通文化建设与国际资本、技术对接的通道。
对接全球顶级博物馆
博物馆建成后,将与周边的阿布卡西姆伊斯兰学校、人民友谊宫以及国家公园组成统一文化片区,成为塔什干文化旅游的新枢纽。
同时,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计划加强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全球一线文博机构的合作,联合举办展览、引进世界级藏品。
这一动作释放出明确信号:乌方正试图以文化为桥梁,向全球展现其三千年文明底蕴,并借此提升国家品牌、吸引国际关注,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并非一个单纯的文化项目,而是文化产业升级、城市空间重构与国际合作的交汇点。
其背后的项目规划、国际参与与文物价值释放,标志着中亚国家在后疫情时代的软实力竞逐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之下,乌兹别克斯坦正以稳健步伐,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经济新范式。
作者:中亚产业研究
提示:本文著作权归原创作者中亚产业研究所有,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
发布于:广东省南京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